English

瀚海深处旗帜红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000-06-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神秘而苍茫,塔中油田就坐落在沙海中心,远远望去,恰似波涛簇拥的小岛。

1994年,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筹建开发塔中油田,他们以力与情、胆与识、忠诚与热血,在“生命禁区”编织理想的彩虹,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塔中油田投产几年间,生产原油730万吨,创造销售收入70亿元,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表彰为“高效开发油田”。

在蛮荒地域生存创业,面临生命极限的各种挑战。夏天,太阳灼热,无处躲藏,整个大漠像热锅,烤得人头晕脑胀,皮靴里的脚板又烫又胀,烤热的沙子不时钻进鞋里,将脚掌烫起水泡,沙子挤磨着脚趾脚掌,水泡变成血泡。风卷沙扬,飞起的细沙一阵一阵扑进嘴里,打进眼里,泪水和着沙子变成泥沙沾进眼睛。容不进半粒沙子的眼睛钻进细沙,刀扎般疼痛。更难排遣的是寂寥,在沙漠腹地,远离亲人,通讯困难,消息闭塞,生活枯燥,夜晚面对无边的黑暗和空旷,他们只得大吼几声发泄内心的寂寞。

置身于如此恶劣的环境,如何让这群有着多样化精神需求和个性品格的年轻人扎根沙漠,建功立业?作业区举办了“扬起时代风帆,铸造塔里木精神”演讲会、“理想、信念、人生”论坛、学习保尔献身石油等活动。走进塔中公寓,映入眼帘的是“青年文明号园地”。青年们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贴出来,利用这个园地进行交流。记者看到了一本名叫《自己的故事》的小册子,每个人在上面都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在总结自己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今年30岁的何孝斌在中原石油学校上学时,觉得入不入党无所谓,来到塔中作业区初期,他仍觉得只要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了,思想上进步不进步无关紧要。慢慢地他在这片使心灵净化的土壤上,寻觅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主动写了入党申请书,并在1998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团委副书记窦秀升说:“青年文明号活动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比思想,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生动局面”。置身于这个群体,人人会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天然气站的张强勤于钻研,善于思考,过硬的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国外某公司的欣赏,该公司提出以高薪聘请他,张强婉言谢绝:“我离不开我的事业和我热爱的集体”。塔中作业区的绝大多数青年是近年从全国24所大中专学校主动申请来塔中油田工作的,他们一旦来到塔中就深深地为这个蓬勃向上的集体所吸引。今年25岁的女青年于江,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她像所有女孩子一样,有着如梦的憧憬,留恋鱼米之乡,在“发展西部,向瀚海要油”的感召下,毅然放弃了留校和在省会城市工作的机会,奔赴塔里木。望着茫茫大漠,她写下了自己的铮铮誓言:“让青春和热血在大漠中闪光,让灵感和潜能从心底爆发。”目前,她已能熟练地驾驭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化联合站,成为建站以来首位女主岗。

塔中作业区在每个时期都根据企业中心工作制定明确的青年文明号创建目标。地面建设时期,他们提出了建设一流沙漠油建工程的口号;原油投产初期他们又提出了“造就一流开发队伍,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建设一流沙漠油田”的目标;把建设石油伟业的任务印到每一位青年心中,传递到每一位青年肩上,分解到每一位青年手中,激发了他们艰苦创业,努力奋斗的热情。为了赶在1996年8月15日集油站建成之前让站外的三十多口油井全部投产,青年们在沙漠最热的时节里掀起会战热潮。火辣辣的太阳把油管晒得滚烫,职工手上肩上都烫起了血泡。他们硬是两个人肩扛重达200多斤、长达9.6米的油管每天步行20多公里,一干就是两个月,赶在预定时间完成任务,使三十多口油井全部放喷完毕。

曾有一段时间,塔中作业区似乎缺少了生气。有些职工下班吃饱饭就钻进宿舍,情绪消沉。作业区的领导组织职工走出宿舍,开展文体活动。于是在沙漠腹地有了激动人心、争夺激烈的篮球、排球、拔河赛、接力赛跑,卡拉OK、沙地交谊舞。“沙漠居民”的斗风沙、战钻台的拼搏,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调节,组成了这里和谐的人生进行曲。

培养青年人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作业区花大笔钱买回各种专业图书,满足大家学习需要;开设各工种、各专业练功房,进行应知应会操作;每月组织一次科技讲座,开展一次技术比武活动,开拓知识,丰富实践。在塔中,竞争上主岗不搞论资排辈,谁有过硬工作能力,谁就竞争上主岗。为开发青年知识分子的潜能,塔中油田提倡一专多能,职工掌握一种岗位技术后,可以申请轮岗学习。1990年毕业的大学生李庭光,曾干过多种岗位,在轮岗中,他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选择了调度岗。上岗后他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工作,组织生产井井有条,很快成了出色的调度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